腰痛的原因可大可小
人類自從開始站立以來,腰痛就成了一個大困憂,主要是因為每當站立時,腰部便要承受起上半身的重量,壓力很大;因此,在一般爬行或四肢著地的動物身上,腰痛並不是一個常見的問題。
其實腰痛是人類一個十分常見的毛病,在流行病學的統計上,大約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有腰痛,也就是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口是處於腰痛困擾。已成年的人口當中,有八成曾經最少有受腰痛困擾過一次或以上。如此看來,腰痛實在是一種相當普遍的毛病。
但更糟糕的是,它的復發率極高。如何才能夠有效地去預防腰痛?現今的醫學上仍然是一個很大的課題。現時腰痛耗用很大的有形無形資源,因為腰痛利害時,患者連輕微移動身體都會有極大的困難,小不免要請數天到數個星期的病假,做成人力的損失;此外,也有很多人會強忍著疼痛而勉強上班,但工作效率大大減低。這就是腰痛所損耗的個人及社會的資源成本。
雖然腰痛如此普遍,但大多數人,包括很多的醫療工作者都並不了解其成因 。其實腰痛的成因並不簡單,因為可以引起腰痛的組織十分多,從最深部的椎間盤,椎骨關節、神經根及神經膜、骨膜,一直到外層的肌肉、韌帶、肌膜以及肌腱,都可能因發炎,受壓迫或受到刺激而引起痛楚。除此以外,腎炎及不少腹腔內器官的炎症都會產生反射性的腰痛。所以腰痛雖然普遍,但不應自我診療以免判症錯誤,擔誤病情。常常遇到患者濫於把他們的腰痛歸究於「骨刺」或「軟骨凸出」,這種做法最為要不得。
對脊醫而言,腰痛只是一個症狀,隱藏於後的病因才是我們要關注的事項。最常見的腰痛成因是一般的軟組織拉傷及或脊骨移位。至於僵直性脊椎炎,嚴重的腫瘤轉移等等雖然不是引起腰痛的常見成因,但我們絕不可以把它忽略。有些腰痛的成因如果不及時治理,後果將會十分嚴重!
如果腰痛源於工作,或是會因為工作而加重惡化。也應盡早加以評估,予以指導。許多腰痛患者的長期痛楚會構成心理壓力,結果心理與疼痛建立惡性循環。那麼心理輔導也可能成為治療的一部份。
事實上,腰痛的治療應是全面性的,脊醫在國外盛行,運用整全醫學的概念醫治患者,教導患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良姿勢,從事適當運動。而香港對腰痛提供類似的整全醫療服務尚不普遍,現時在香港執業的脊醫只有約50位左右。
最後腰痛患者請細讀下文,如果屬於下述的一種或多種的情況,那就務必盡快尋求專業醫療及指導。
★ 患者有癌症病歷;年老患者有新出現之腰痛;患者有代謝性骨骼疾病病史;有不明原因之體重下降等。
★ 腰痛是由於有明顯創傷所引起;腰痛在晚間特別厲害或是任何姿勢都無法減緩疼痛;兩側同時有相同的痛楚;在肛門附近有麻木或感覺異常;大小便功能異常;有劇痛;出現明顯的下肢無力等。
★ 腹部有腫塊;有發燒現象等。
本文曾刊登於信報財經新聞2001年3月3日星期六醫療寰宇版
※※預防慢性腰肌勞損要則:
(1)保持良好姿勢並矯正各種畸形。正確的姿勢是抬頭平視、
收腹挺胸,維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,避免頸椎和腰椎過
分前凸。在兒童和青少年發育期保持良好姿勢最重要。
(2)加強體育鍛煉能使肌肉、韌帶、關節囊經常處於健康和發
育良好狀態,肌力及韌帶彈性良好者,發生勞損機會少。
(3)勞動中注意體位,避免在不良體位下勞動時間太長,對單
一勞動姿勢者,應堅持工間鍛煉。
(4)注意勞逸結合,慢性病、營養不良、肥胖者,要注意休息。
急性扭傷者應治療。
※※慢性腰肌勞損病人的自我康復運動方式:
(1)按揉腰部用雙手在左右腰部作上下按揉,每次5-10分鐘。
(2)輕叩腰部雙手半握拳,在腰部兩側凹陷處輕叩擊,力量均
勻,每次叩2分鐘。
(3)兩腿齊肩寬站立,兩手背放背部沿腰兩側骶棘肌上下按摩
100次,以腰部發熱為止。
(4)雙手叉在腰部,兩腿分開與肩寬,腰部放鬆,呼吸均勻,
做前後左右旋轉搖動,開始旋轉幅度宜小,逐漸加大,一
般旋轉80-100次。
(5)轉胯運腰兩腿分開,稍寬於肩,全身肌肉放鬆,雙手叉腰,
調節呼吸,胯向左,再向前,向右、向後圍繞腰中軸做水
準轉圈動作。轉胯一周為1次,15-30次,再反方向做,
上身保持直立,幅度由小到大。
(6)轉腰捶背兩腿分開,與肩同寬,全身放鬆,兩腿微彎曲,
兩臂自然下垂,兩手半握,先向左轉腰,再向右轉腰,兩
臂隨腰自然左右擺動,借擺動之力,雙手一前一後,交替
叩擊腰部和小腹,可根據自己身體狀況做30-50次。
上述活動可根據自己情況,早晚各1次。